
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专家一行走访青团社
7月7日,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多位专家调研走访青团社,就我国灵活就业行业发展方向、政策制度的探索完善、企业与劳动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展开深入探讨。

多举措维护就业者权益
探索、完善 保障新制度
近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提出“持续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,鼓励个人经营,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,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,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”,为灵活就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。但是在推动灵活就业发展的同时,应更加关注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维护问题。据人社部统计,目前,我国灵活就业规模达2亿人。如何维护灵活就业人员权益,规范用工主体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,避免灵活就业沦为没有任何职业保障的低质量就业,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一方面,就业保障制度将分行业细化,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也要不断建立和完善;另一方面,还要不断创造灵活就业的新机会,青团社模式(职业培训+ 推荐就业)在这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。
严格审核建立风控系统
维护安全健康就业环境
座谈会上,专家与领导还详细了解了企业创始之初和近年发展情况,对青团社安全高效地帮助年轻人匹配优质岗位,严格的岗位审核机制和风控系统,给予了肯定。 青团社创始人&CEO邓建波介绍到,青团社创始之初是一个公益组织,意在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兼职服务,可以说,青团社是中国第一家免费的大学生兼职平台。 为了创建更加安全、健康的兼职环境,为年轻人提供更有安全感的兼职保障,平台发布的岗位都经过了严格的11重审核,同时,青团社还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,为求职者提供3000元兼职保障和10万元人身保障。
青团社创始人&CEO 邓建波(左)、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 赵越 (右)
招到人、招好人、用好人
青团社持续助力行业发展
青团社在2013年成立之初至今已近8年,业务贯穿招聘平台、管理(HR SaaS)、人力交付,灵活用工全链路,帮助企业保持组织弹性,多渠道帮助劳动者实现灵活就业。
未来,青团社将不断突破创新,以智能技术为引擎,为企业提供更高效、更专业的灵活用工招管服务,积极发挥灵活就业的稳就业作用,助力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制度,推动构筑更健康、更完善、更具适用性的灵活就业体系。